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游戏规则的区别

我在之前写的AI科技革命:新的权力分配游戏这篇文章中,曾简要的说了一下时代主要是to B的,而且玩法和过去20年互联网时代有很大不同,这篇文章就来展开说一下二者之间的区别。

第一个区别是AI一开始就要颠覆传统行业。

互联网在设计之初是出于军事目的,根本没有考虑普通用户的使用,机缘巧合之下,互联网在上世纪末在民用领域才开始大规模普及。我们回顾互联网历史,从它诞生之初,就和传统产业没啥关系。互联网民用普及的20多年来,逐步从边缘到中心,逐渐影响到了每个行业。但是即使是今天,互联网对制造业、农业、建筑业、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的影响也基本只是局限在媒体和营销方面,没有进入核心环节。而AI应用的特点就是对传统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,无人驾驶,智慧城市,智慧物流等等,都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。

第二个区别是技术驱动

互联网最硬核的技术基本就算是搜索了,除此之外,没有特别多极其复杂的技术,主要是应用和商业模式。我们可以看到,在过去20年中,互联网创业的领军人物,基本没有看到技术顶尖大牛,然后出来创业的例子。马云、美团的王兴都不是太懂技术的人。但是在AI领域,特别是深耕传统产业的创业人士,技术背景雄厚的人要更多一些。

第三个区别是难以出现赢家通吃

互联网时代一个特点是大家都十分追求用户量,因为用户量达到一定数值之后,本身就是坚实的护城河。比如微信起来之后,基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社交软件的生存空间了。美团成为团购类公司龙头之后,其他公司很难再杀进来。能够实现赢家通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针对的C端用户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化。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就可以极大地降低边界成本。但是这一点对于传统行业并不成立,无论是机械制造还是工程建筑,国家标准琳琅满目,纷繁复杂。弱人工智能时代很难实现通用模型,这就导致一定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去攻克。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B端客户往往大而保守,他们认定的供应方,只要不出大的纰漏,一般可以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,这也增大赢家通吃实现的困难性。

最后总结一下,简单来说,互联网是to C(对用户)的生意,AI是to B(对企业)的生意。AI中的to C的生意很容易被现有的互联网巨头吸纳,创业者的机会在于to B。

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成功,这个企业的基因是十分重要的。而对于如今的互联网公司而言,他们to C的基因根深蒂固,要想转到B端来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船大不好掉头。

很多人对如今在B端的AI创业公司一个担忧是这些公司手里没有什么数据。是的,现在的互联网大公司手中的确是有着海量的数据,但是这些数据主要是人们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时产生的浏览数据,他并没有算是足够的价值。从数据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,中美两国的搜索公司(百度和谷歌)在进入AI领域要比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公司更为激进,因为搜索公司的用户数据要比社交和商务的用户数据“浅”,挖掘的价值没有社交和商务的高。

我们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再看,现在大公司所掌握的这些数据,基本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数据。如果把数据比作金矿,那么互联网巨头今天所拥有的无非是地表沙土里一层浅浅的金沙,真正的金疙瘩还埋在迄今没有发现的地方。

那什么样的数据才算是最有价值的数据呢?应该是三类数据:

(1) 人类本身的数据,例如身体数据和心理数据。

(2) 环境数据,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。

(3) 各种人类劳动过程所产生的数据。

其中人类劳动过程所产生的数据是未来最有价值的数据。劳动过程抽象的来说,就是对给定的环境施加一组行为,让这个给定的环境对人类更有利(例如给一块地播种、灌水、施肥,使之长为庄稼,冶炼铁矿让其变成钢,给患者打针吃药治愈疾病等)。只要这个环境能被测量(庄稼亩产、矿石和铁矿质量、人体健康程度),这组行为能被控制(浇水施肥量、高炉温度、药的种类剂量),就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来优化这个过程。而这,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提供的价值,是难以估量的。随着物联网普及和传感器成本降低,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在这方面的创业公司出现。